(资料图片)
方晓伟
曹寅曾在《铜官秋色图》卷上题跋:“王肯堂《笔麈》云:‘友人严道澈有元人周砥画一卷。’砥以诗名,不闻能画,乃知耳目之所不及,挂漏多矣。旧藏海虞一士人家,沈启南见而爱玩不释手。士人赠之,启南感其意,为作铜官秋色图。启南平生落笔苍劲,故学倪迂不甚似,此则逼真。后因其父追觅,复还之。因共装作一轴,王元美题云,启南欲以己笔作雁媒,不意并媒失之,遂成延津之合。无论得失,皆佳事也。予于甲申岁获此卷于扬州,上溯合装之时已迈百年。收藏家见之跋尾者如林,于王氏笔记又得一则,其流传失识者,不知凡几也。往见富春山图、待渡图、洛神女孝经图,皆前代法宝。其跋毕见于书,乃墨迹多易去,而存者率皆吴门赝笔,甚至杜撰不可读。岂盛名之下,易藏垢纳污耶?此卷尾幸值清流,向闻耿都尉最爱之。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此卷散入闾阎又三十年,吾于周士之赠也,藏之七年,于真州复还之,亦成延津之意也。康熙五十年七月望日题于真州使院。”
曹寅的这件题跋,并不见载于《铜官秋色图》,而只收录于《楝亭文钞》。曹寅文中所谓《铜官秋色图》,实为元人周砥《宜兴小景》和明人沈周《铜官秋色图》的合璧,两者“共装作一轴”,明人王肯堂曾于《笔麈》中加以著录。周砥,字履道,号东皋,别号匊溜生。姑苏(今苏州)人,生活于元明之际,往来于苏锡之间。工诗文,善书画,除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宜兴小景》外,尚有《长林幽溪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存世,有《荆南倡和集》。沈启南,即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启南是沈周的字,沈周是当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铜官秋色图》主要描写的是宜兴南部山区的自然风光。铜官,宜兴的别称,铜官山位于宜兴城西南,又名君山、荆南山或南山。此山层峦叠嶂,巍峨雄伟,是苏南第二高峰。据说此山古时曾产铜,因设铜官管理,故有此称。王肯堂,“字宇泰。举万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倭寇朝鲜疏陈十议,愿假御史衔练兵海上。疏留中,因引疾归。京察,降调。家居久之,吏部侍郎杨时乔荐补南京行人司副,终福建参政。肯堂好读书,尤精于医。所著《证治准绳》该博精粹,世竞传之。”除《证治准绳》外,王肯堂的《笔麈》(又名《郁冈斋笔麈》)亦为后人称善。曹寅在题《铜官秋色图》中首先过录了一段王肯堂在《笔麈》中叙述的画坛故事,简述了周砥《宜兴小景》和沈周《铜官秋色图》之所以合装的来龙去脉,然后笔锋一宕,对当时用“偷梁换柱”手法更换名人题跋为吴门赝笔的做法,给予了强烈抨击:“岂盛名之下,易藏垢纳污耶?”最后,曹寅又叙述了他收藏《铜官秋色图》的经过:康熙四十三年(1704),曹寅在扬州从汪周士手中得到周砥、沈周合璧卷,他说“耿都尉最爱之”,后“散入闾阎三十年”,上推三十年,此卷是康熙十三年从耿都尉手中散出。曹寅鉴藏了七年,七年以后,康熙五十年的七月十五日,曹寅在真州又将此卷完璧归赵。曹寅此文中的“耿都尉”,指的就是清初的著名书画鉴藏家耿昭忠,耿昭忠(1640-1686),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擅文章,旁及书法、绘画,尤精鉴别,收藏甚富,今之流传宋元书画名迹,多钤有他及其子嘉祚(字会侯,号漱六主人)的鉴赏、收藏章,如“珍泌”“长宜子孙”“宜尔子孙”“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千山耿信公书画之章”“真赏”“公”“琴书堂”“信公鉴定珍藏”“耿嘉柞印”“会侯珍藏”等等。汪周士,徽州(地当今皖南)休阳(休宁)人,“善诗,好读书。清黄宗羲《汪氏三子诗序》:‘休阳汪周士、晋贤、季青三子皆天下才,而爱风雅,喜读书。’钱泳《履园丛话·谈诗》以其‘径仄秋花迎客座,夜深凉月恋人衣’作为清初七律之名句。著有《汪周士诗草》。徐珂《清稗类钞·廉俭类》有《汪周士不侈衣食》。”
据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记载,此画流传有序,张丑《清河书画舫》、汪珂玉《汪氏珊瑚网》、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安岐《墨缘汇观》、英和等《石渠宝笈及续编》曾经著录;明初曾被黄洪毗收藏,后与沈周《铜官秋色图》合装,经张丑、严道普、严道澈收藏;万历间先后由吴中文人程维京、谈思重、王世贞、盛原济收藏;入清,初为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把玩,后由汪周士转入曹寅之手,曹寅归还汪周士以后,再由安岐收藏,乾隆初年辗转入内府,清亡散出,由溥杰、张大千和谭敬等人先后收藏,最终流失海外,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作者简介:
十年教师,二十年电视媒体人,一辈子热爱扬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