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张 鸥
(资料图片)
编辑/ 张霖郁
设计/ 赵昊然
来源/ The Verge,作者:Andrew J. Hawkins,题图:digi international
“智慧交通”这个词并不新鲜。几年前,以微软、谷歌、三星为首的科技公司先后带来了改造城市概念的项目,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些未来城市的交通蓝图几乎都是闪闪发光的技术综合体,充满自动驾驶汽车、公共Wi-Fi和收集普通市民数据的嵌入式传感器。
当然,它从未真正实现过。除了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多人都对隐私和数据收集感到不安。但美国交通部(USDOT)仍然看到了这个概念的前景——准确地说,不是数据收集,而是使用技术来改善城市服务的想法。
3月21日,该机构宣布发放“加强移动性和交通革命(SMART)”拨款计划的第一轮资金,为33个州的59个项目提供总计 9400 万美元的补贴。这些被选中的项目距离实现商业化相对更近一些,包括无人机送货、智能交通信号灯和联网车辆等等。
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表示,智慧交通仍有很多优点,能够最终改善人们的生活。
他说:“我们的想法是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让我们所有人都过得更好。这些项目是关于技术的,但它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根据2021年《两党基础设施法案》的授权,SMART计划被确立为一个资金池,城市、州、交通机构、部落组织和其他实体都可以申请资金来测试新技术。法案规定在5年内为这些智能移动项目共拨款5亿美元。
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在华盛顿交通部办公室(Cheriss May/The Verge)
第一轮“中奖”项目包括底特律200万美元,用于使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软件来预测和预防该市的交通事故;亚利桑那州170万美元,用于将道路数字化,以实现车辆联网技术;洛杉矶200万美元用于“路边编码(code the curb)”项目,使用传感器来创建一个“物理路边车道资产的数字清单”,以改善交通流。
公共交通系统也是SMART拨款计划的一大受益者,一些交通机构将获得资金,以改善票务、路线安排和行程规划等方面。例如,硅谷的圣克拉拉谷交通局将获得17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公交信号优先”项目,升级交通信号,使城市公交车获得优先权。
布蒂吉格说:“像这样的小事可以促使人们在出行时更倾向于使用公共汽车。”
无人机是另一项得到该部门巨大财政支持的技术。本轮项目中有七个涉及使用“无人驾驶飞机系统”来测试诸如无人机运送医疗用品等服务的可行性。包括谷歌分拆的Wing公司和其他几家公司目前正在少数社区试验无人机送货。当然,这也引起了人们对空域管理和空中设备碰到架空电缆引发故障的担忧。
布蒂吉格认为无人机是一个典型案例,是一项可以做出很多贡献的技术,特别是当涉及到基础设施项目的勘测或向偏远地区运送必要物资的时候,因为那些地区交通成本太高。但是,他也承认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他说:“想象一下如何管理这些在我们家上空飞行的无人机,现在单单是传统航空旅行已经很难管理了,空域会变得更加混乱。”
美国交通部也会持续关注,做好应对,解决这些项目所产生的问题。“要做出实质性的动作去解决它,我们必须先看到这些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运作的。”他说。
投资所面向的八个技术领域
有意思的是,任何项目的最高额度都只有200万美元。
这笔钱只够为一个测试项目资助其中几架无人机,或嵌入几个传感器,或重新设计几个路边以改善交通管理。也就是说,资助项目的目标其实是为尽可能多的项目提供资金来试验和测试新技术。
美国交通部希望建立一个资金管道,如果任何被选中的项目能够证明它正在产生积极的结果,他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资金。但是,如果一些项目最终带来的问题比他们解决的问题更多,交通部便会直截了当的切断资金源。
这样的小额资助其实是有原因的,过去所有利用数据、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汽车改造城市的努力都没有真正获得成功。
2020年,谷歌的衍生公司Sidewalk Labs计划为多伦多带来高科技、充满传感器的滨水区规划,他们为此准备了两年多的时间,预计耗资13亿美元,但是遭到了居民的反对,最终撤离了这座城市。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在2016年通过联邦政府的“智能城市挑战”赢得了5000万美元,但该市最初提出的许多东西至今仍未实现。
Sidewalk Labs的概念图
布蒂吉格说:“对智慧交通持怀疑态度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能够明智的部署,我相信,技术可以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而过去的十年这些试图将所有东西纳入一个宏伟系统的不成功项目都是经验和教训。”
在他担任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市长期间,一家不知名的技术公司提议安装一个“整合了所有东西”的数字仪表板,承诺为整个市政运作创造一个几乎是模拟城市一般的数字孪生体。
到他的市长任期结束时,仪表盘未能实现其宏伟的承诺,但南本德市从中得到了一个改进的方法来管理其废水系统,以及一个用于非紧急市政服务的311系统。这便是从试验中获得的东西。
他说:“并不是每一个由SMART赠款计划资助的项目都会成为明天的头条新闻,但这也没关系,如果想要最终有所收获,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