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汽车 > >> 正文

零跑上市即破发 1月销量断崖下跌 不懂车的朱江明却赚翻天 世界速看料

来源:鬼斗车    2023-02-03 18:11:27     作者:    

2022年,零跑和哪吒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中相当出彩的两个品牌。毕竟之前基本上完全没有听过Ta们的名字,结果在年度榜单大考的时候,Ta们俩的表现都不错。并且,零跑更胜一筹的点,在于Ta上市了!之前中国只有“蔚小理”上市,而零跑成为了第四个上市的新势力,这一点还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如果你被表面的烟花蒙蔽了双眼,那么你可能没有看透这一次上市背后的真正套路。9月29日,零跑赴港上市,发行价格每股48港元。到那时上市当日开盘就遭到了破发,低开14.58%,报41港元/股,跌破了发行价。身为零跑汽车CEO的朱江明明确表示,这的确不是一个上市的好时间段,全球形势动荡且处于下行通道。但是我们此刻上市,主要是因为不在乎当下的时间段,而是一个长跑。作为零跑汽车,更关心的是质量如何,是否能够尽快拿到自己的市场份额。


(资料图片)

不过这只是一套官方的说辞,不是吗?对于资本市场的老玩家、安防龙头大华股份的创始人之一,朱江明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套操作之下,就是会带来零跑汽车的股票破发。看着零跑的市值蒸发,可以这么说,朱江明甚至连护盘的心思都不曾动过。作为程序员出身的朱江明,想的并不是上市以后股价的“流血”,这只是IPO可以再度融资的一个资本,所以朱总的不关心,其实也并无道理。

如此澎湃的发言,是不是感觉到了零跑作为一个车企的责任,和一位领头羊对于企业的责任?但是,请再次擦亮你们的眼睛,这次的破发,不是时间还是经济的问题,必须承认这两个原因有责任,但是更多的,则是资本市场的天变了,造车新势力的招牌也已经不灵光了。

在公开发售阶段,零跑汽车仅获0.16倍认购,总计只获3151份有效申请,算得上倒数。上市首日便暴跌33.5%、一周蒸发近半市值,也应该在意料之内了吧?究其原因,无非是零跑这个品牌,在资本看来并不具备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一点,不仅仅是资本的臆想,而是零跑的确给了Ta们这样的“一语成谶”。

虽然2022年的成绩不错,但是到了2023年的1月份,零跑汽车销量开始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1月共交付1139台车,环比下降86.59%,同比下降85.9%。这也让很多关注零跑的人,开始觉得自从去年9月份上市之后就开始出现的销量下滑,到了2023年1月绝对是暴跌,那么之前是不是为了上市而让销量“注了水”呢?再加上零跑目前都是靠入门级别T03的销量来撑场面,但是因为电池续航和车身质量的问题,这台车也被多方投诉,对此我们还专门采访了零跑汽车的媒介部总监何皓,想寻求关于产品质量的相关解决办法。

鬼斗车:您好,何总,关于零跑汽车的投诉您看到了吗?您这边有什么看法呢?

鬼斗车:对于零跑1月份销量暴跌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鬼斗车:对于零跑首日上市即破发,但是朱总却收获满满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这是我们准备的三个问题,准备问一下零跑汽车的媒介部总监,但是截止发稿时间,何总监并未接听电话。后续,我们还会继续联系。

无论咱们这位何总监如何看待,必须承认的是,在零跑亏损超过55亿的时候,这位朱总却依旧可以拿到5000万元的年薪,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吧?不过这也很正常,朱江明曾经发布过豪言壮语,表示零跑可以比特斯拉的产品力还要好,成为中国最好的汽车。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认为朱江明是在吹牛。结果到了现在,发现他的确是在吹牛。

考验一个新能源的品牌,无非是两个纬度,研发投入和产出。先看前者,2019年到2021年,一共用了14亿元的研发费用,并且零跑还准备成为中国首个全栈自研的企业,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按照零跑目前给出的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都是处于严重亏损的局面,前三个季度的亏损金额接近38亿元,后一个季度的亏损金额也有15亿元左右。而且此时再看Ta那2022年9月份的上市,其实无非是仓促之举和想要在资本市场中转一圈的目的,不过没有新技术和新产品来维持品牌在市场当中的声量,最终也可能只是南柯一梦。毕竟在这个行业当中,不是只有官方宣传的销量,还要看Ta的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品牌影响力等等。所以目前除了2022年可以吹牛的销量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优势,那么如此看来,Ta还有什么资本可以成为头部新势力呢?

鬼斗车观点:可能是最近有太多关于零跑汽车的投诉正在找到何总监联系,所以他也太忙了,并没有接听我们的电话。但是无论是否接听电话,我们都想知道,关于质量和未来,零跑是怎么想的,并且,车企亏损老板稳赚,这是汽车圈的常态吗?

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热门资讯

+更多

科技新闻

+更多
腾讯会员QQ登陆可以几个人用?腾讯QQ如何更换头像?
腾讯会员QQ登陆可以几个人用?腾讯会员qq登录最多可以5个人用。同一腾讯视频会员帐号最多可在5个设备上登录, 且同一时间内最多可在2个设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