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电动SUV市场的兴起,我们都学习到了一个新词,那就是“奶爸神车”,有不少品牌也都在强调“家庭”,仿佛买辆车就只能适合全家出行。诚然这是当下最普遍的用车场景,很多车型也因为这样的定位而获得了很好的销量成绩,可也有不少产品凭借在公务接待、个人短途代步以及纯粹的驾驶乐趣成为细分市场爆款或用户眼中的高品质车型。
(资料图片)
而在如今购车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甚至有点保守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做到更加全能,适用于更广泛的用车场景中,对于即将在2023年进入市场的新车而言,或许将是一个难得的“爆款”良机。
我们最近就有机会接触到了一款大五座智能纯电SUV,它的“大家长”曾表示这款车不仅能服务于“奶爸”,还可以满足更多需求,它就是智己汽车旗下的首款SUV车型——智己LS7,新车目前已经开启了预售,售价区间为35万至5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智己LS7到底能让我们成为“谁”。
■让我们成为“车手”
在这次近距离接触智己LS7之前,我们与智己汽车CEO刘涛聊了聊,当时他再次向我们强调了智己汽车品牌定位的核心关键词,那就是“操控”,因此智己LS7也应当让我们想做一名“车手”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所以智己LS7在外观上仍然有不少“前辈”智己L7的影子,比如封闭式“鲨鱼鼻”前脸,对称式的“L”型日间行车灯带,还有边缘有轻微翘起设计的前舱盖,以及整个车尾造型,这些家族式元素就已经给智己LS7定下了运动基调。
当然智己LS7是一款尺寸不小的SUV车型,所以在造型上有更多空间可以利用和发挥,就比如采用了DLP数字大灯能有更宽敞的空间和远近光灯集成在一起,并且给下方的前置摄像头和ISC智慧灯光系统更独立的空间。
而在车身侧面,智己LS7首先仍然采用了比较短的前后悬设计,尽量达到“四轮四角”的效果,这样不但可以对提升操控稳定性有帮助,同时也对增加轴距以及车内空间表现有所帮助。
另外智己LS7侧面彰显运动的细节还在于凌厉的线条,尤其是这道贯穿腰线,以及车门底部的立体曲面造型,还有这个22寸螺旋五幅式铝合金双色轮毂。
同时智己LS7后排隐秘车窗和边缘的镀铬饰条,以及隐藏式B柱设计的结合,不但为新车增加了时尚气息,同时也能够让车身看起来更加修长。
接下来看看车身侧面的科技感,首先就是主驾车门,它是可以自主电动打开和关闭的。当我们在车外时,只要站在B柱位置,用手按在车门把手的凹槽位置上,车门感应到之后就可以自动打开了。
另外当我们坐进车内或是下车之后,可以按下车门内扶手上的这个按键,车门即可自己关好,同时默认状态下会将车窗完全升上。
而智己LS7的其它车门都有电吸合功能,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过于用力的关车门,只需轻轻带一下,让车门凭借惯性关上,此外开车门时也要注意节奏,再车外时先轻扣一下车门把手,在车内则按下副驾及后排两个车门扶手上的按键,等车门弹出再继续打开。
在智能驾驶辅助硬件部分,智己LS7在A柱下方和外后视镜底部都装配了摄像头,它们能够帮助车辆“紧盯”侧后方的路况,提升变道辅助和泊车辅助的成功率和效率。
另外智己LS7的B柱上还有人脸识别以及NFC卡片识别等功能,它们能让我们更方便的进入车辆,以及提前帮我们将座椅、空调设定好。
最后是很有科技感的充电口,这里集成了不带护盖的交流充电口和有护盖的直流充电口,而整个大盖板的开关在右上角,所以我们在车尾打开充电口的时候,在下图所示的位置按一下即可。
智己LS7车尾部分除了有品牌特色的贯穿尾灯以外,最有冲击力的就是车顶上的黑色导流板,以及因为SUV身材所带来更加高大的视觉效果,而位于黑色扰流板中间的高位刹车灯也让智己LS7在夜晚的时候更加运动。
外观部分最后介绍下车顶,在智己LS7的车顶前面,分别搭载了两个激光雷达,中间则是一个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这个组合与智己L7上的一样,不一样的是前风挡的面积,新车配备的是2㎡超大前穹顶玻璃,前纵向视野可以达到106°,而车顶“发际线”已经接近了B柱。
这块玻璃的科技含量在于,它使用了部分C919“大飞机”航空玻璃的技术和特种设备打造,还首次使用了三层镀银技术,并配备业内顶级的渐变隔音隔热胶片,能有效减弱阳光直晒所产生的温度升高、紫外线危害以及强光影响驾驶。
进入座舱,智己LS7的内饰设计主要帮助“车手”们增强视野方面,以此提升我们的驾驶体验。除了前风挡的作用以外,更加简约的中控台和方向盘也有着不小的贡献。
智己LS7中控台的上半部分由一整块饰板组成,它的上面则有两块屏幕,左边比较长,里面有仪表盘、导航地图和音乐播放器;右边的则是一个副驾娱乐屏,采用窄边设计。由于这两块屏有电动升降功能,所以当我们切换到“运动模式”或者打算跑跑赛道的时候,这两块屏幕不会阻挡驾驶员的视线。
而这个YAT巡航型半幅方向盘某种情况下也有这样的效果,不过对于“老司机”来说,这样的方向盘虽然能够让我们看清仪表、左右两侧的拨杆,但在驾驶过程中的确需要适应一下,主要是握持姿势以及近似方形的握把在打方向时的体验。
除了视线有所增强,智己LS7的主驾座椅则能够让享受驾驶乐趣这件事更加舒适,首先这个座椅虽然在造型上没有特别夸张的侧翼,但坐上去却能窝在里面,同时坐垫和靠背不仅能够多向电动调节,而且软硬适中,加上坐垫前段可以进行延伸,所以哪怕久坐开长途,或是稍微一些的激烈驾驶应该也不会感到疲劳。
智己LS7最后两个为“车手”们准备的,就是动力和底盘系统,新车四驱版本双电机的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425kW,综合峰值扭矩为725Nm,百公里加速时间4.5s。而在底盘部分,智己LS7全系标配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整合式One-box制动系统,而整个系统这次仍然由WAE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进行标定和调校。
小结一下,整体来说,智己LS7有着比较鲜明的运动气质,很多设定也传承自智己L7,进一步强化了品牌运动、操控的定位,风阻系数也能控制在0.268Cd。同时得益于SUV的身形,智己LS7也有空间和容量搭载更多前沿技术,为“车手”们提供更多驾驶的信心和安全保障。而座舱提升视野和舒适度、强劲的动力系统,以及经过WAE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调校的底盘,则从更多维度确保了智己LS7是一款具备驾驶乐趣的SUV车型。
■让我们成为女王或老板
这两个“角色”的主要特点就是尊贵,坐车也要舒舒服服的,而智己LS7就是通过座椅来满足这两个条件。
首先就是后排右侧的座椅,当处于默认状态时,我们可能很难看出它和左侧座椅有啥区别,但细心观察之后可以发现它有腿托,而且好像并没有和中间这个小座椅相连,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另外在这边的车门扶手上,我们看到了可能时最“终极”的老板按键控制区了,俨然一个小遥控器,用来调节前面座椅的前后移动,一键折叠,以及自己座椅的通风加热、按摩和“一键平躺”、“一键零重力”。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最后两个“一键”调节功能,在开启“一键零重力”之后,智己LS7副驾座椅会自动向前完全折叠,形成一个垫脚的“小墩子”,同时后排这个座椅向后倾斜121°,坐垫和腿托上扬,最终效果如下图所示。这个121°是有说法的,据权威宇航机构研究结果,128±7°是理想的宇航员坐姿,能够适应长时间的宇宙航行,也就是说智己LS7后排右侧座椅具备的是宇航零重力体验,在地球上旅行也能享受太空漫游的舒适度。
在“躺平”模式下,后排这个座椅的靠背会后仰155°,同时前排座椅完全折叠后会略微向后靠一些,这样两个座椅会形成一个比较平顺的“卧榻”,方便我们在车里小憩或平躺休息。
另外智己LS7的副驾座椅也并非只为后排的“女王”或“老板”服务,它除了有坐垫延长、加热通风以及全方位按摩以外,我们看到它前面还有很宽裕的空间,所以哪怕副驾的乘客需要为后排留出更多空间时,也会有比较舒服的腿部空间。
小结一下,我们在智己LS7上算是看到了最极致的“零重力”座椅和“老板键”,它们都让后排右侧座椅具备了非常多的用途和极为舒服的体验,绝对能满足“女王”或“老板”们的出行需求。同时这款车的其它作为在舒适度、支撑性上也比较优秀,所以非常适合商务接待或者公务出行。
■让我们成为货车师傅?
这个角色可能有点莫名其妙,谁会用这样一款预售价在35万至50万的SUV拉货的,可如果你知道它后备箱的能力,或许真的会考虑用它搬个家,或者临时装点大件物品。
首先智己LS7后备箱采用了掀背式开门方式,所以开口很宽敞,再搭配车身电动下降,让我们放一些体型比较大,或者比较沉的物品时更加方便。
另外从上面这张图也能看到,智己LS7在车尾还能让后排座椅向前电动折叠和恢复原样,不过这两个功能只能控制常规座椅,我们之前介绍的后排右侧零重力座椅是无法向前放倒的。这里其实还是建议智己能否考虑在新车的入门版车型后排全部是常规座椅,满足那些需要经常需要“大空间”消费者。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智己LS7的大型储物空间还是很客观的,在后排座椅不放倒的情况下,它能放下1个28寸、1个24寸和4个20寸的行李箱,且还有多余的空间放一些小件物品。而在后排放倒的情况下,滑雪板、高尔夫球袋以及更长的物品也足够放。
所以智己LS7不仅仅是有733L后备箱空间这么简单,还有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让我们在平常临时放个“奇形怪状”的东西,或者打算野营、探险、长途自驾游的时候,可以做足充分准备。
■邦点评
虽然这次静态体验因为网络原因,并没有完整操作一下车机系统,包括语音交互和车载APP功能,但仅从外观设计、座舱的布局,以及座椅、空间等方面,我也能感受到智己LS7所面向的需求和消费者是多样化的。他们可以为家购车,也可以为企业、为公司,他们可以是一个人手握半幅方向盘,降低显示屏来享受驾驶乐趣,也可以选择做躺平的女王或老板,甚至还能做一位热心的“货车师傅”,帮亲朋好友搬家或是叫上他们来次奔放的旅行。
所以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在这个购车消费愈加理性的环境下,智己LS7似乎抓住了成为“爆款”的机会,希望它能够在2月上市之际能够成为热销车型。而对于智己汽车来说,这款SUV车型应该被寄予厚望,甚至有可能决定品牌未来的命运,不容有失,那么最终的价格、配置落地情况以及相关权益问题都应该做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