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扬州八怪”中,罗聘是年纪最小的一位,他是金农的入室弟子,重情重义,不仅料理了老师的后事,还收集并出资刻版了老师的遗稿,金农的作品也因此才得以传世。
位于扬州市弥陀巷42号的罗聘故居曾是“八怪”当年集会作画之处,八怪在当时不被主流所容,就跟19世纪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画派一样,被群嘲被冷落,物质生活虽然捉襟见肘,不离不弃的朋友和强大的精神世界却让他们富足而知足,这一处聚会之所也被冠上了美好的名字——朱草诗林。
高檐青瓦的房子在一片旧居中丝毫不起眼,充满诗情酒意的小院在前辈相继离去后,孤身一人的罗聘徘徊其间想必是有些落寞的。
家具陈设很简单,是罗聘和爱妻方婉仪及儿女的居住处。20岁时,罗聘迎娶了能诗擅画的方婉仪,二人心意相投、三观相合,又都喜欢画梅,生活虽清贫却也安心快乐。夫妻二人和儿女都擅长画梅,被称为“梅家画派”。
阳光从屋瓦洒下,打在赭红色的雕花窗扇上,倒显得更多了几分冷清。“香叶草堂”原本为书斋,现在已被辟为史料陈列馆,里面详细完整地展示了罗聘的生平。
“八怪”各有个性,罗聘的一生同样复杂而矛盾,拜师、老师故去对他来说都是人生的转折点。
在金农去世后,罗聘曾三上京城。第一次去时,携一组《鬼趣图》一战成名,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鬼趣图》借鬼讽世难免招人嫉恨,在京城仅呆了两年罗聘便返回了扬州。
第二次上京成为罗聘和妻子的生离死别,离开仅两个月,妻子病逝,罗聘甚至没来得及赶回见最后一面。此时的他悲痛困苦,在京城虽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却未受到丝毫帮助,心灰意冷之下再次回到了扬州。此时的罗聘已不再画鬼,开始了画佛。
年近花甲的罗聘三上北京,终以精湛绘画艺术轰动了京城,“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这一次他在北京停留了八年,并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个时期无鬼无佛,他的笔下大多是人物。
繁华过后是平淡,1799年,罗聘卒于扬州故居, 出殡当天送葬者数千。“一生道长,半世饥躯”,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他用文人的心绘着文人的画,心随笔走,停处生花,无论人生还是创作,都配得上“怪”之名。(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