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心脏泵血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由影响心肌功能的器质性心脏病疾病所致,常见于冠状动脉疾病、各种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贫血。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调查,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发达国家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2%,每年发病率为0.5%~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患病率迅速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上升至1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4年病死率达50%,严重心力衰竭患者1年病死率高达50%。
常见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伴随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少尿以及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一般治疗原则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积极治疗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消除心力衰竭诱因如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给与RAAS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改善神经内分泌代谢,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及中成药在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延长寿命。
怎么知道得了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体力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好转。入睡后突然因胸闷气短而憋醒,被迫取坐位,多于端坐休息后缓解。
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
尿量减少等肾功能损害症状。
腹胀、食欲差、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