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民生 > >> 正文

重大突破:山东“数字百强市”总量跃居全国首位

来源:凤凰网    2023-09-09 09:26:58     作者:    

从“一把手”工程到奋力建设数实融合最强省、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数字经济已成为山东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9月6日,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成功召开。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受邀发布了2023数字百强市和《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


【资料图】

引人关注的是,在“2023数字百强市”榜单中,山东、江苏、广东数字城市建设效果突出,三省入围百强市数量占全国的39%。在其中,山东以上榜15座城市的数量成为入选数字百强市最多的省份。

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此前,外界并不看好山东发展数字经济,此次榜单的发布,恰是过去一段时间以城市为代表的山东在数字领域的实力展示。

当然,与排名靠前的城市相比,鲁字号城市在整体创新上有所欠缺,这次上榜数字百强市同样是难得的一次总结提升——在对比标兵中,寻求跨越赶超的契机,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多的动能支撑起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未来……

数字城市“硬实力”

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近年来,山东聚力推动数字经济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描绘着当下山东数字强省建设发展状态。

山东各座城市也纷纷加码数字经济,“数字强市”“智慧城市”“无证明城市”等建设已深入到社会各领域中,推动山东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以省会济南为例,多年来,济南抢下数字化先手棋,把打造“数字济南”作为推进济南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2022年9月,数字济南建设推进大会召开后,数字济南建设全面铺开,构建起“1+4+N”总体框架体系,统筹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一体推进。

成绩有目共睹——济南建成全国首个市级政务云、率先开通全球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在2022数字经济城市排行中居全国第6位,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均居全国第8位,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持续领跑,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7%,跃居2022全国数字经济城市排名第6位。

山东各座城市的努力,在这次数字百强市中也有了展现。

在发布的“2023数字百强市”中,山东入选15座城市,相比去年,今年山东入选数量增多3座,数量跃居全国省(区)首位,数字省(区)得名同样位居前列。

具体从城市来看,山东排在前20位的共有济南、青岛两座城市,排名60-70位次较为集中,分别为排名61位的淄博市、63位的德州市、64位的菏泽市和68位的济宁市,整体处于能力搭建到效能驱动阶段。

相比2022年,尽管山东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在排名位次上,除了济南等城市外,大范围波动,例如去年山东有1座城市进入前十,今年排名最高的青岛则为第11位,去年共有4座城市排名前三十,今年只有2座。

这很大部分原因是,数字百强市建设基于信息基础、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民生服务、数字创新和数字低碳六大维度分析数字城市综合实力和各领域数字化水平。

数字化水平本身因其自身禀赋的不同,发展速度也不同,自然数字百强城市排名是不固定的,且和城市GDP发展关联度高,能够入选15座城市足以彰显山东城市数字整体实力。

同时,这也给各城市敲响了警钟:数字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仍要保持着奋力向前的姿态,如此才有可能不会在数字经济赛道上落后。

靶向“数字强市”

9月4日上午,聊城市举办“政策快享”服务平台启动暨数字强市建设成果发布仪式。

现场,聊城发布了“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政务服务“一次办好”建设成果等一系列数字强市建设成果,通报表扬了聊城市大数据优秀案例、聊城“无证明城市”建设“十佳场景”、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佳创新”、聊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贡献企业,并举行了聊城市“政策快享”服务平台启动仪式。

近年来,聊城市抢抓数字发展机遇,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加快建设数字政府,促进经济社会更高效能治理,以数字赋能新成效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

这让其数字成果频现,今年成功入选“2023数字百强市”,位列第75位。

和其类似,今年新入选的日照市、菏泽市,同样以数字强市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菏泽市为例,受益于数字建设,“智慧菏泽”正成为牡丹之都的新名片。

在鲁西南大数据中心,这里作为菏泽的“城市大脑”,菏泽市政务云、政务网以及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等100余个系统均依托于此;在菏泽现代医药港,5G+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项目的成功应用,推动生物医药“一港四园”集群集聚发展;在菏泽,如今数字乡村和智慧社区成为新风尚,“巨野麒麟镇南曹村”“东明小井镇”成为数字乡村标杆,“单县南城街道七里庄”成为智慧社区样板……

相比其他城市,菏泽的数字强市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的引领驱动作用,这让其在提高基层治理精细水平、提升智慧便捷的服务能力、提供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全面推动“无证明之市”建设等方面结出硕果。

综合上榜的山东各城市来看,数字强市建设如火如荼,尤其是在数字政府领域,省内诸多城市多有成熟的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这和山东较早布局有关。早在2018年10月,山东就在国内率先成立省属一级大数据局,伴随这一省级机构改革行动,数字山东进入发展新阶段。

2021年7月,山东召开数字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正式吹响“数字强省”建设号角。

16市也跟随其后,瞄准数字时代的“刚需”,加速数字强市建设。

得益于此,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泛在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富有活力的数字生态……正加速跃进现实。

《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就指出,从数字城市六大领域竞争能力在各省的分布情况来看,山东在信息基础领域竞争能力突出,表现最佳。在各种省(区)、城市数字政府排名中,山东以及各地市均有不错的表现。

有了信息基础支撑、发展规划、政府引导,数字经济也有了更为清晰的发展路径。

“数实融合最强省”

8月31日,山东高规格召开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

引人关注的是,相比大会强调的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推动措施,“奋力建设数实融合最强省”等提法也让外界看出山东的发展重心。

在对比入选“2023数字百强市”的城市后,能够明显发现,山东的城市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排名第一位的北京市,其软件行业营收位居全国首位,2022年软件行业营收达2.48万亿元。

再比如,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2022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智能芯片创新企业数量全国最多。

考虑到北京、上海是直辖市,这种产业量级、产业条件并不是普通城市可比,但也表明了要想在数字经济领域走在前,需要有自己的“数字增长”动因。

有意思的是,梳理16市的举措,不难发现,它们均加快了数实融合“步伐”,这让前文提及的奋力建设数实融合最强省有了更多抓手。

选择这样的“赛道”并非是无的放矢。一方面,无论是排名靠前的青岛、济南,还是淄博、枣庄等典型的工业城市,实体经济体量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老工业城市数据则保持在40%以上,无数实体企业在数字浪潮冲击中变革、升级,为数实融合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丰富。

另一方面,山东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扎实,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为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简言之,做好“数实融合”就相当于稳住了山东各座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各城市也尝试推动数字产业高端布局。

例如潍坊市,近年来抢抓机遇培育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通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如今的潍坊高新区,渐已成为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硬件制造方面,培育聚集了歌尔集团、浪潮华光等一批领军企业;软件和内容制作方面,依托山东省软件名园—潍坊软件园,培育引进了歌尔创客、同心视界等高成长性内容制作企业100多家;载体平台建设方面,规划建设6000亩的元宇宙科创产业园,在北京中关村设立元宇宙未来智汇苗圃,构建起“科创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全周期产业发展平台。

更不用提早已声名在外的济南“中国算谷”、青岛超高清视频产业高地等代表。

随着各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频共振,山东数字生态逐渐完善,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已现端倪——典型案例即2022年山东大数据产业业务收入超过1600亿元,占全国比重达1/8。

可以说,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在山东各城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外界的不看好也会随着一个个成果频现变成催促。

从2022年上榜数字百强市的12座城市到今年的上榜15座城市,未来山东16座城市能否全部登顶?值得期待。

不过就发展数字经济而言,收获数量上的“第一”后,宜转向苦练“内功”,这个没有榜单,只有进行时。在数字经济高度和整体经济密切关联的当下,或许唯有类似数实融合最强省的高要求才能不断推动各城市的进位争先。

(凤凰网山东 刘培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更多

科技新闻

+更多
wps不能上传10m以上的ppt怎么办?WPS文件收集功能怎么用?
wps不能上传10m以上的ppt怎么办?方法一:开通WPS会员,替自己的云空间扩容。方法二:注意自己的文件大小,普通用户的文件一定不要超过10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