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扬州网讯 (通讯员 王雅婧 记者 赵磊) “一期规划林子50亩,种植菌菇30亩,3月底可采收第一批菇……”昨天,谈起村子里的特色林下菌菇种植项目,仪征市刘集镇白羊村党总支书记郭俊打开了话匣子。记者采访发现,白羊村盘活林下用地,栽培食用菌类产品,静谧的林间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走进白羊村特色林下菌菇种植项目现场,一大片灰白色的意杨树映入眼帘,树下一排排覆盖着稻草、秸秆的小土包里,长着大球盖菇。这种菇又名赤松茸,营养价值高,口感极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郭俊介绍,村里农田大多已流转给了大户,可用耕地少,只靠稻麦轮作不足以带领乡亲们致富。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最终决定利用村里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盘活林下用地,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去年4月,白羊村开启特色林下菌菇种植项目。清杂清灌、整土整墒、引进试种……村干部们全程参与,从“啥也不懂”干到“熟练精通”。
“这就是菌丝,菌种埋入后,等温度达到15℃至20℃,菇才能长出来。现在温度不够,还在休眠期。”工作人员邱德云拨开覆盖层,查看大球盖菇生长情况。只见泥土中已长出一片片白花花的菌丝,再过不久,一枚枚红红的大球盖菇就会星星点点地探出头来。
邱德云原是村里的农技员,退休后赋闲在家,白羊村开始发展林下菌菇种植后,他积极响应,带头学起了新技术。
“下种、管理和采收都很简单,老的少的都能干,一个人一年能有2万元收入。”郭俊介绍,大球盖菇产业用工需求量大,长期工一天大概要50人,忙起来还得雇零工。“今年是第一次收获,效益好的话,工人们还可以把技术向身边人推广。”
林间的“新伙伴”,为村民生活增添了色彩,带来了致富新希望。“我们已经联系好了销路,一等品进商超,普通品进农贸批发市场。因为大球盖菇采摘是有季节性的,村里还采购了烘干设备,准备加工成干菇常年销售。同时我们也与抖音平台沟通,等菇出产的时候,将开展抖音直销。”郭俊算了一笔账,刨去成本,一亩大球盖菇的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一年预计将带来3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球盖菇还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据了解,大球盖菇从种植到采摘,整个过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可以直接利用谷壳、稻草、玉米芯、木屑等农林副产物和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收获后留下的肥料还能被树木吸收,有益树木生长。
“以林养菌,以菌促林,乡亲们吃上了‘生态饭’。”郭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