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国内 > >> 正文

孩子读经典的“入门书” 朱自清《经典常谈》入选语文教材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2023-02-03 09:08:42     作者:    

新学期即将开启,2023年春季,八年级下的语文教材进行了调整,在“名著导读”部分,将《傅雷家书》替换成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入选


(资料图)

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启蒙书

朱自清《经典常谈》的写作出版时间为上世纪40年代,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经典常谈》的写作,是由当时负责统筹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编写工作的杨振声建议的。编写这类普及传统经典知识的书籍,源于胡适1923年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

《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作品。

得到这一消息后,各家图书公司都在跟进。在各个销售平台上,朱自清《经典常谈》一书的商品描述已加上“《语文》八年级阅读”“教材配套阅读”等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22年8月推出新版《经典常谈》,仅2023年1月就发行了130多万册,1月在京东平台销量环比增长了6.7倍。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孩子读经典的“入门书”

听闻《经典常谈》入选中学课本,朱自清嫡孙朱小涛也是十分欣喜。他说,以前中小学都是选取朱自清的单篇文章入选教材,这次则是整本书入选,证明朱自清的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展。

朱小涛认为,《经典常谈》之所以能够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在于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书,更能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经典常谈》还弥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背景知识不足的缺陷。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恰是“介绍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

“《经典常谈》更适合中学生阅读。”扬州市朱自清中学语文教师、校“朱自清教育思想研究工作室”负责人刘文婷表示,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共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通俗流畅,能很好地启发读者的兴趣。初中阶段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中学生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本能启发兴趣、确立自我、了解本国文化的作品。

朱自清先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积淀,是古代文学批评史和诗歌史领域的开拓者。教师的身份也让他在向中学生做文化普及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有着多年中学任教的经历,曾亲自为语文教科书撰写课文,并和叶圣陶、吕叔湘一起编写中学语文教材。写普及性质的导读之作,必由大名家命笔,从小学教材里的《匆匆》到中学教材的《春》《背影》《荷塘月色》,学生从深入浅出的字里行间获得有真知灼见的治学途径和读书方法。

精彩概括简洁精辟

带领读者驶向经典的航船

在这本书中,朱自清对每一篇都有概括,做到知识上简洁精辟。以书中解读《春秋》为例,“西狩获麟”的原文其实很简短: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薪者获麟,击之,伤其左足。将以示孔子。孔子道与相逢见,俯而泣,抱麟曰:“尔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朱自清在书中写到孔子见麟而泣的故事时,以读者更易接受的方式解读: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事情传到了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用袖子去擦,泪点儿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哪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得真不是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里,曾表达过他的一个心愿,他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叶圣陶、余光中、汪曾祺、郁达夫曾高度推崇《经典常谈》。叶圣陶在读完《经典常谈》后评价:“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通讯员 仲玉龙 记者 王鑫 肖讷

相关资讯

推荐内容

热门资讯

+更多

科技新闻

+更多
腾讯会员QQ登陆可以几个人用?腾讯QQ如何更换头像?
腾讯会员QQ登陆可以几个人用?腾讯会员qq登录最多可以5个人用。同一腾讯视频会员帐号最多可在5个设备上登录, 且同一时间内最多可在2个设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