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布记者 倪萍
清明将至,你是否早已垂涎那一颗颗圆润苍翠的青团了呢?“捣青草为汁,和粉做团,色如碧玉”,《随园食单》里清朝老饕袁枚对青团的描述,在吃到黄妈手工坊的青团时,变得清晰生动起来。
【资料图】
纯手工青团,还原传统味道
早上七点多,渡江路上多数门店还未开门,这家手工坊的主人黄妈就早已忙活起来。和面、调馅、刷油、蒸煮……随着阵阵热气氤氲、香气扑鼻,第一锅青团新鲜出炉了。“这是昨晚顾客跟我预定的两盒青团,等会儿就来取走。”黄妈手上动作很快,但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忙碌的晨间时光在她的巧手下仿佛变得慢慢悠悠。
不同于市面上使用色素、蔬菜汁上色的“流水线”青团,黄妈有着她自己一直坚持的“土做法”:将艾草捣出浆汁,混入糯米粉,纯手工无添加。黄妈认为,“添加色素或是蔬菜汁做青团,虽颜色更鲜亮,但吃起来少了那股艾草清香,味道不正。”
青团一共有四种口味,甜口有豆沙馅、豆乳馅、芋泥馅,加了猪油增润提香,细腻顺滑之余保留了馅料本身的香甜;咸口有蛋黄肉松馅,小小一粒馅心,是从一颗颗敲碎了的高邮咸鸭蛋中慢慢剥离出来的。
“青团的口味并不猎奇,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但有一种传统质朴的好吃。”约好来取青团的顾客如期而至,当场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尝了一个,“能吃得出来是真材实料,我就住在附近,小时候都是吃的这种青团,就是这个味道,没错!”
二十年老店,点亮匠心精神
“传统点心还是要手工的味道才好,传统手工青团更有温度和儿时的味道。”在被各种网红青团包围的消费市场,黄妈家的手工青团显得格外珍贵,每一颗都是纯手工制作完成,汇聚着传统手艺人的匠心精神。
“一天差不多做200个左右的青团,清明前后高峰期的时候还不止。”黄妈做的青团颗颗散发着扑鼻的清香,仿佛把整个春天吃进了嘴里,回味悠长。“一年里,只有这段时间做青团,大多是老客预定,偶尔也冒出几茬新客慕名来买。”
黄妈其实姓曾,因为老公姓黄,所以大家都习惯喊她黄妈,也以此来命名了这家手工坊。“我是福建人,来扬州二十几年了,转眼间这家店也开了近二十年,一直坚持不变的就是纯手工制作。”除了春天限定的青团,黄妈还做得一手颇受扬州人喜爱的烂面烧饼、荠菜汤圆、春卷等。
“既然大老远拖家带口跑来扬州做生意,那就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做点大家都爱吃的东西。”黄妈也是个爱琢磨的人,从零开始向周围热心的老扬州人请教地道做法,做好了再拿给大家伙品尝,听听改进的意见。二十多年的重复与积累下,黄妈不仅收获了口碑与人气,还多了一份匠心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