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是
(资料图)
全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科学补碘三十年
利国利民保健康”
八成以上的碘来自碘盐
身体每天需要的碘从哪里来?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体内不能生成,需要从外环境获取。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儿童的智力和生长发育。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用水。
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1岁~10岁为90微克,11岁~13岁为110微克,14岁及以上为120微克,孕妇为230微克,哺乳期妇女为240微克。每日膳食推荐摄入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每天摄入量。
沿海地区人群也需要补碘吗?
沿海地区居民也可能存在碘缺乏。在上海、福建、浙江、辽宁4省市开展的一项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显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食用频率并不高,食用量也较少。沿海地区居民膳食中的碘,有84.2%来自碘盐,来源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来自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未加碘食盐,那么九成以上居民的碘摄入量将会低于推荐量。因此,沿海地区也需要普及碘盐,以保证居民碘摄入量,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人群碘缺乏危害消除后还需继续吃碘盐吗?
我国是受碘缺乏严重威胁的国家。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也匮乏,从而造成人们碘摄入量不够。外环境的缺碘状态是长期存在且难以改变的。
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如果不能长期、持续地坚持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
补充碘,
还有哪些选择?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每天从饮用水中获得的碘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为25~50微克。如果不特意增加富碘食物,则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得的碘都无法满足人体所需。
目前,常用的补碘方法以食盐加碘为主,其他方式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药物及营养素补充剂,食用富碘食物等。在选择补碘方式时,可首先考虑食用加碘食盐及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根据碘缺乏的程度,可以给育龄妇女、妊娠妇女和哺乳妇女等人群加服碘油丸。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普遍推行食盐加碘策略。目前,全球有超过145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食盐加碘政策,至少124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支持食盐加碘。
从2012年起,我国颁布了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食用盐产品(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为20~30毫克/公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地区居民都应食用加碘食盐。
缺不缺碘,
谁说了算?
如何判定身体到底缺不缺碘?
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坚持食用碘盐,就不用担心碘缺乏问题。通过膳食碘摄入量估算,正常食用碘盐完全可以满足健康成人120微克的每日膳食碘的推荐摄入量。
身体到底是否缺碘,还可以通过尿碘检测来判定。不过,采集一次尿样检测尿碘,很难正确判断个体碘营养水平,最好是间隔一定天数至少收集3次随机一次尿样进行测定,再根据动态观察结果判断碘营养状况。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甲亢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可遵照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水碘地区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每天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获得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也可不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