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特约丨倪飞
很高兴参加《红周刊》的拜年活动!玉兔迎春至,花绽春光妍。祝《红周刊》的投资者新春快乐,“兔”出重围,大展宏“兔”,兔年投资顺利!
受益、受损公司总会同时存在
(相关资料图)
及时跟踪和变通仍可获收益
回顾过往,受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和国内经济基本面弱等多重因素影响,港股市场在2022年经历了寒冬,恒生指数遭遇了1969年发布以来最深的一次破净,市净率最低跌至0.73,全年下跌15.4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7.19%。2022年只有煤炭板块一枝独秀,取得了正收益。
作为港股市场的深耕者,复盘我们2022年真实投资场景,最大感悟就是市场整体虽然不利,但不同经济环境下总会同时存在受益和受损的公司,如果能做到及时跟踪和变通,发掘到受益标的、摒弃受损标的,仍可以获得不错收益。
港股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三大主线挖掘“兔宝贝”
展望2023年港股市场,我们认为海内外宏观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港股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港股是一个外资主导的半离岸市场,海外货币紧缩放缓对于港股市场的流动性呈现出有利的局面。到目前为止,港股的市净率在1倍左右,估值还在底部区域。PCAOB审计落地降低了中概股退市风险,大大提高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关注度。
具体可关注三大主线带来的港股“兔宝贝”:
第一条主线是监管政策放松带来香港市场估值修复:香港市场很多内资行业在疫情中遭遇业绩和估值的双杀,有望在2023年迎来业绩反弹和估值修复的戴维斯双击。
在监管政策放松预期下,前期一些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房地产、教育、医保集采等领域有望出现反转。互联网平台公司也在相应政策监管下聚焦主业,减少了在新兴领域的投资,费用率有较大幅度降低,有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很多省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放消费券,平台公司在恢复经济方面正做出积极贡献。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盈利底”已经出现。从产业政策来看,不仅是互联网平台,医药医疗等行业的政策方向也在趋于缓和。关节集采落地价格超预期就是信号。
第二条主线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行业盈利拐点:2016年开始的供应侧改革已强制淘汰了一批过剩产能,上游原材料(煤炭)、能源、电力等部分行业在经济复苏期间极易出现供应瓶颈。
疫情影响下让很多中下游行业中竞争力较差的企业淘汰出局,完成了前几次危机所未能完成的使命,即低竞争力企业的出清。这意味着在目前条件下供需相对平衡的行业,在经济复苏中将出现供应瓶颈,并以涨价方式体现,最终带来企业利润的超额上升。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市占率和竞争力,竞争格局的改善意味着估值提升,可重点关注行业整合较快、估值相对较低的龙头公司。
第三条主线是政策扶持的行业板块中寻找成长性机会:为让中国经济尽快见底回升,2023年的经济政策将会持续有力,政策有意扶持的产业将存在系统性机会。这些行业仍聚焦在保证供应安全的能源(新旧能源)、农业、高科技、电力、军工等行业。政策将以国家投入、贴息、减税等模式,拉动社会资本杠杆,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入,相关行业和公司将获得较大发展空间。
香港市场的持续上涨需要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支持。我们将在谨慎乐观中寻找结构性的投资机会,2023年港股有望实现流动性推动的估值持续反弹。
(注:倪飞系上海开思基金合伙人、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