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上海民族乐团与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完成了第四轮驻演。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首个民族音乐驻场演出,自2021年首演以来,《海上生民乐》历时三年时间完成四轮驻演,接力呈现了100场精彩演出,铸就如今上海城市现象级、划时代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大麦评分高达9.3+分,在各大平台广受好评。
【资料图】
观众群中有穿着汉服前来打卡的、有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前来观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从外地赶来一到上海就直接拖着行李箱来现场的。数不清的N刷之后仍热情不减,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诀?
百科全书式的国乐大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海上生民乐》立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九首风格多元的音乐作品连缀上演,不止呈现有古今中外丰富的民族乐器,更融合了诗歌、书法、国画、京剧、舞蹈等多样文化艺术元素,不少观众欣赏完演出都表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DNA动了” ,粉丝们更亲切地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国乐大赏。
演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打破传统听觉疆界,将国乐、光影、建筑有机融合,构筑视听一体的沉浸式音乐现场,也实现了《海上生民乐》原创品牌的全新突破与深度孵化,传递着“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艺术理念,展现当代海派民乐新高度,成为彰显上海城市软实力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常演常新,并非一成不变
尽管至今已经历了四轮驻演,《海上生民乐》却并非一成不变,反而常演常新。每一次驻演实践中,乐团都在不断打磨探索,就音乐、舞美、音响、灯光、多媒体等多个方面调整优化,以多元视角激发创作灵感,发掘当代民族音乐更多的可能性。
第100场演出收官之夜,乐团还特别策划惊喜彩蛋,首轮原班人马与新生代实力演员齐上阵,联袂呈现三首特别版曲目,以美好国乐感谢观众朋友们这三年来的陪伴与支持。
特别版的《蜂飞》由11位演奏家接力演绎,二胡、韶琴、阮、笙与打击乐轮番上场,不同声部的炫技片段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互动式的幽默表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呈现野蜂飞舞的玩趣。升级版的《酒歌》由乐团琵琶演奏家俞冰、李胜男搭档呈现,霸王与虞姬以琵琶乐音对话,历史虽已远去,但这段荡气回肠、用情至深的千古绝恋,以艺术化的方式流传百世,细腻婉转的乐音牵动着每位观众的心。
《穿越》作为全场最具都市感的作品,三位唢呐演奏家胡晨韵、姜峰、闫晋龙共同演绎,演员们走下舞台与观众互动,燃翻全场。对酷爱电子音乐的姜峰,演绎这首作品更是件很幸福的事:“我一直相信民乐应该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只有真正热爱一种音乐类型,才能让你在创作和演出中表现出最真实自然的东西,而不是刻意为之。希望用音乐让大家忘却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有那么一两次想站起来舞蹈的冲动足以。”
观众反馈:这是一场视听盛宴
演出结束后,《海上生民乐》主创团队登台与观众朋友们见面,交流百场演出的观演感悟。
一位N刷观众分享道:“第一刷是朋友介绍来看的,当时就觉得非常惊艳。音乐既有传统神韵又很时尚,舞美视觉很有想象力。演奏家们更是年轻又有活力,让我感受到了国乐的诗意和唯美。后来,我发现不同座位能感受到不同的现场震撼,不同的演奏家,能演绎出不同的作品风格,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多刷,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我还安利好多同事和朋友来看!”
“老外讲故事”俱乐部成员、尼泊尔籍医生阿思势说:“这个舞台以美好的音符,把我所知道关于中国的一切、从小听到的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以及我对这里的情感连接在一起。能够见证通过民族音乐呈现出的丰富艺术和深刻的中华文化思想,我感到很幸运。这是一场视听盛宴,它捕捉到了东方音乐从古至今的历史精髓。我可以欣赏到琵琶、阮、唢呐等每种乐器发出的独立音符,它们也讲述着共同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国音乐是如此美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我真诚相信这种音乐有治愈世界的力量。”
幕后的匠心付出
《海上生民乐》光影交错的舞台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这场马拉松般的体验与挑战,考验着乐团每位演奏家和幕后制作团队的成员们。演员、舞监、音响、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造型、后勤保障等各个工种默契配合,总是以首演心态面对每一场演出,精益求精,不断探索。
作为乐团各声部首席,俞冰、王音睿、金锴、赵臻等“中流砥柱”发挥带头作用,每日演出带领声部演员们仔细复盘,以演代练。笛子声部首席金锴回忆,从演出筹备的前期排练起,演员们就一起打磨作品。或是乐段的速度,或是分句与气口,在不断调试下做出更好的选择。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员组合,大家通过不停的排练彼此磨合,加强默契。“每场演出很多同事都会提前几个小时来到场地,热身练习基本功,对每晚表现切磋讨论,对搭档的发挥彼此总结,互相勉励。”
《海上生民乐》中有一首独奏作品《墨戏》,是团长罗小慈作曲并首演的。从驻场开始前到演出期间,罗小慈一有空就会给古筝演奏家陆莎莎上专业课,从演奏技巧、作品表达、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帮助她提升。“尤其精通书法的罗团,还将音乐中的律动与书法神韵相结合,向我讲解其中的含义,让我对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依托驻场的广阔平台,乐团新一批“90后”、“00后”演奏家刘宣邑、李晨晓、刘嘉、王楚卿等也崭露头角。“95后”阮演奏家李晨晓坦言:“我仿佛成为坐在舞台上的观众,音乐的表达呼之欲出,头脑在炫目的灯光下反而变得更加冷静。我在弹、更在认真地听。我感受到自己和驻演一样,成长得更精彩、更完整。”
收官演出之后,《海上生民乐》艺术总监罗小慈团长动情地说:
“我觉得今天演奏家们把他们心里想说的话都倾注在音乐里了,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匠心。其实作为音乐家在舞台上酣畅淋漓地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我和我的同事们要感谢上海这座城市,没有上海就没有民乐驻场这样的形式,是上海给了我们创新创造的勇气和底气。还要感谢的是100场的观众,我们可能素不相识,但是每次我都能从你们给予的掌声里面体会到心心相印的感觉,这是非常难得也很美妙的,也是中国文化带给我们共同的慰藉。我们会好好珍惜大家的鼓励和支持,继续带来更多大家喜欢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