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正在开展水上救援。受访者供图
(相关资料图)
日前,扬州蓝天救援队15名救援人员奔赴河北涿州抗洪抢险。队员们平均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转运受灾群众340多名,运送的生活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离开时,这15位勇士收获了当地群众最真挚的掌声与谢意。
2021年5月24日,扬州蓝天救援队正式成立。作为一个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扬州蓝天救援队目前拥有正式队员25名、志愿者180余名。自掏腰包买装备,救援时的车费、住宿费均需自筹,土耳其地震、郑州水灾、涿州洪涝……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这些让人感动的蓝色身影。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今天,让我们走近扬州蓝天救援队,倾听他们的故事。
“小时候不理解爷爷,现在我也成为了他”
■ 刘俊
40多岁的刘俊是江都蓝天救援队队长(同为扬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刘家三代从军,尤其是刘俊的爷爷,曾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后,老人将国家发放的800元补贴全部捐献了出去,也因此得了一个“老八百”的外号。小时候的刘俊常常觉得这个外号“刺耳”,不理解爷爷,但如今的他,也渐渐成了爷爷当年的模样。“长大后才知道,能做一些奉献,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刘俊形容加入蓝天救援队前的自己是“散兵游勇”。他曾在热血冲动下独自一人带着一车自费购买的物资赶赴郑州水灾现场。但那时他只能“搭把手”,做一些发放物资之类的小事,如今的他,才真正有了“归属”。“加入救援队后,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很多救援技能,也学会了如何更专业地救援,更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刘俊有些骄傲地说。
在涿州,刘俊有过一次险象环生的经历。当时,刘俊与一名队员正驾驶搜救艇在洪水中行驶,突然,发动机被一根洪水裹挟来的绳条彻底搅死,整个发动机被裹成了“棒棒糖”。失去动力的搜救艇被风浪冲得失去了方向,不远处就是水流更加湍急的下游,如果被冲到那里,后果不堪设想。刘俊果断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咬牙顶着风浪切割绳索。此时,又一阵急流袭来,正聚精会神切割的刘俊猝不及防,“倒栽葱”跌进了汹涌的洪水中,一下子被冲到了三米开外。万幸的是,落水后的刘俊十分冷静,硬是靠着平时所学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救援经验成功脱困,倒是让守在艇上的队友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虽然有惊险时刻,但刘俊感受更深的还是感动。在一次转移被困群众时,由于搜救艇与二楼窗口高度相差较大,其中一位被困老人迟迟不敢迈出步伐。刘俊紧贴墙面,左手紧紧拉住救生绳,以右肩作“梯”,大声喊道“踩着我的肩膀”,原本满脸惊惧的老人,在刘俊的喊话下突然有了勇气,最终迈出了脚步,成功登上了搜救艇。安全上岸后,老人紧紧握着刘俊的手,感动得眼眶通红,颤抖着说了一句让刘俊至今难忘的话:“你们是我们的英雄”。
“因为曾被别人温暖过,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 刘飞
38岁的刘飞是扬州某高校的青年教师,也是扬州蓝天救援队的队员。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因为被别人无私地帮助过、温暖过,所以总想为别人撑把伞。”刘飞说,他曾在成长过程中,两次被人施以援手、挽救生命,他自懂事起便暗下决定,长大后一定竭尽所能回报社会。
2005年,还在上学的刘飞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以后,志愿服务便成了他的习惯。助困、助学、助残、助老、大型赛事保障……多年来参加过多少次志愿服务,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2017年12月,刘飞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外地患者配型成功后,毫不犹豫地决定捐献,成为了扬州第28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扬州蓝天救援队的成立,给了他进一步发光发热的平台。
“因为工作原因,我更多的是在暑期参与救援行动。”刘飞说,暑假期间,自己几乎是“泡”在救援队里,水域中搜寻遇难者、帮大型活动做好救援保障,穿上这身蓝色的制服,他就觉得自己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这次的涿州救援行动,他也积极响应,奔赴现场。家人虽然担心他的安危,但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每次我去参加救援,都是将孩子送到长辈家里,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刘飞说。
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救援行动的艰难。当刘飞和队员们赶到时,涿州的积水最深处达十几米,在救援艇上只要站起身便能摸到红绿灯。水位高还在其次,水下的暗流才是最危险的。“有时候水看着也就到膝盖,想要前进一百米都需要费劲全身的力气,只能斜着走,一不留神就会失去平衡,被水冲倒。”刘飞说,在这样的情况下,队员们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被困群众成功被救上救援艇,露出如释重负的眼神,对他们的连连道谢声;被困在小区居民楼的人在窗边翘首以盼,看到他们带着救援物资赶来时发出的欢呼声,都是对他们满身泥污、逆向而行最好的回报。
“队员们负责救别人,我负责保护他们”
■ 闪平 朱兴延
闪平,邗江区蓝天救援队队长(同为扬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从事建材行业。朱兴延,扬州蓝天救援队队员,本职工作是一名护士。作为扬州蓝天救援队少见的“夫妻档”,他们年近五十仍活跃在救灾一线,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大哥、大嫂”。
对闪平来说,加入蓝天救援队从一开始便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筹划已久”。1975年出生的他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公益活动中。几年前,他便注意到了蓝天救援队这个民间救援组织,心驰神往。但当时扬州还未成立蓝天救援队。直到2020年,他从别人口中得知,扬州的蓝天救援队正在筹建,兴奋的他立即辗转联系到了筹建人张昀路,成为了队里的“元老”。
妻子朱兴延的加入,算是一个“美丽的意外”。闪平参加完救援行动,心疼丈夫的朱兴延时常开着车去接他回家。一来二去,她和队员们熟悉了起来,也渐渐被他们身上的精气神所感动。同时,她也注意到,不少队员在救援时奋不顾身,却忘了保护自己。于是,身为护士的朱兴延便时常为队员们讲解急救知识,也开始参与一些行动,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及安全工作。当了几次“番外人员”后,闪平试探着问她:“你反正也经常跟我们一起行动,不如就加入我们救援队吧?”“好啊,早就等你这句话了!”朱兴延一口答应了下来,从此便真正成了救援队的一员。
在队伍里,“大哥”是当之无愧的“水上技术顾问”。操舟训练、激流水域救援培训,只要是对救援工作有利的,闪平都会想方设法自费去参加,回来后再将所学一一传授给大家,动员大家一起去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大嫂”则是公认的“安全员”,手上拽着一根无形的“安全绳”,每当队员冲动涉险时,她总会拉紧手中的“绳子”,保障每一位队员的安全。“队员们负责救别人,我负责保护他们。”朱兴延说着,和丈夫相视一笑,默契尽在不言中。
“救援不是拿生命冒险,而是要保障所有人平安”
■ 朱飞
“这里的每一艘艇、每一件救援器材,都是我的‘孩子’。”在队伍里,被称为“飞哥”的朱飞经常戏谑地称自己为“后勤大队大队长”。一个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需要敢想敢干、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也需要有朱飞这样纵观全局、心细如发的“定海神针”。
和很多队员一样,自由职业者朱飞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公益事业,蓝天救援队成立之初,也是他和筹建人张昀路一起四处奔走,筹资购买救援设备。直至现在,队伍里搭载救援设备的车、用于寻人的无人机,也都是朱飞自费购买的。队内的每个设备,朱飞都如数家珍,熟练掌握使用、维修技术。
“即使没有救援行动,我也会每天到仓库里,挨个检查。”朱飞说,救援行动不是拿生命冒险,而是要保障所有人的平安。想要最安全、最快速地完成救援行动,这些“大家伙”们,就必须随时保持在最好状态。就在一个小时前,他还通过手摸的方式发现一个设备上的钢丝出现了裂痕,当即进行了修整。
“改进、更新”,是朱飞常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身为一名科技爱好者,他看到什么新型设备都非常感兴趣,总想着是否能用于救援行动。“就像那个无人机,刚刚带回队里便立了功。”朱飞说。去年,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太在外出捡垃圾后失踪。接到任务后,他们当即带着无人机出发寻人,最终通过红外线勘测功能,在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房内找到了被杂物掩盖的老太。“天色昏暗,再加上老人身材瘦小,如果仅靠肉眼是很难发现她的,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朱飞有些感慨地说。这次的涿州救援行动,他最遗憾的就是没有带上自己的无人机:“很多被困人员都是在三楼以上,想要将物资送上去,只能靠拴绳慢慢往上拉,效率很低,如果有无人机,就能省去很多时间。”
除此之外,朱飞还经常动员、组织队员们进行救援技能培训,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种“改进”。就在前往涿州救援前,队内还组织大家去临沂参加了一次激流水域救援培训,这也为队员们更好地开展救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想做干净纯粹的公益事业”
■ 张昀路
36岁的张昀路是扬州蓝天救援队的法人。“如果说一开始凭借的是一腔热血,那么如今,支撑我走下去的,就是当时的初心。”张昀路说。
扬州蓝天救援队成立之初,可谓“一穷二白”,设备、技术、人员都是难题。“我们想做的,是一个干净纯粹的公益事业,不做商业、不做广告、不做冠名,不会向被救援对象收取一分钱费用。”张昀路说,购买专业设备、租用训练场地、租仓库储存物资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年下来,自己在救援方面往往需要“倒贴”几十万元。与此同时,张昀路还坚持身先士卒,2023年土耳其马拉蒂亚大地震,他便第一时间赶赴当地,和队友们营救出3名被困人员,搜寻出43名遇难者。
如果说资金问题还能靠队员们个人补贴,那么人员问题,则是“难之又难”。蓝天救援队的队员没有工资,没有额外救援费用,需要“倒贴”路费、油费、餐费等,还需要有大量的闲暇时间,一有任务便要放下工作和生活出发。这几个条件叠加起来,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张昀路说,值得庆幸的是,一路走来,坚持走下来的队员们相互信任和扶持,在一次次生死救援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付出的同时,张昀路也收获着感动。8月4日上午,在涿州结束了救援工作的张昀路和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程,沿途群众在看到他们后,频频竖起大拇指,还有人鼓掌向他们致敬。这一刻,张昀路便觉得,一切都值得。“能在危急时刻帮助他人,甚至挽救他们的生命,这份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他说。
说到这里时,张昀路突然接到了紧急任务,江都某水域有人落水失踪,生死不明。他“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说了句“抱歉”,便招呼着队员们立即出发,采访也因此戛然而止。留给记者的,只有他们急切而又坚定的背影。 本报记者 赵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