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快乐的暑假拉开帷幕,最近一段时间,一些短视频平台上齐刷刷地出现了“×年级的暑假很可怕”的剧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所有视频的文案一模一样:“暑假别再玩了”“×年级暑假就是分水岭”,结尾就是各自带货,要么卖课,要么推销教辅用书。
在一线短视频平台上,经常会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堆一模一样的短视频:标题与字幕一致、画面背景一致、拍摄手法一致、文案配乐一致,一窝蜂地发布——相比之前多少还有点改编、有点遮掩的同质化的短视频,这类视频就是赤裸裸地百分百一致,最大限度地突破底线来博取流量。而暑假来临,贩卖“暑假焦虑”也成了新一波“流量密码”,“一本正经”地恐吓家长“暑假很可怕”“暑假不努力,差距就拉大”。套用同一个文案,进入“视频农场”,改一个数字,就轻轻松松地涵盖了全年龄段的孩子及家长——病毒式传播的“流量密码”,在海量用户的浏览下,借助家长的焦虑推销自己的产品,已经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就我所知,即使一些机构平时看不上这样低端、粗暴甚至粗俗、无底线的造流量的方式,但是为了生存计、为了招募生源计,也不得不“屈尊”与其合作。
撇开低俗不谈,就从内容本身而言,这类短视频也极其愚蠢、反智,但这其实也是一种“反向筛选”,能相信他们那一套的,恰恰就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因为内容获取和生产的门槛近乎为零,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画像,恰恰正成为这些短视频的目标池。这也是贩卖“暑假焦虑”背后,更值得担忧的地方——本来,这些用户就更需要正规、科学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关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他们本身就极其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再用这些贩卖焦虑的“毒鸡汤”去投喂,更容易让他们及他们的孩子跑偏方向。优质资源和劣质资源相比,永远是更粗暴直接的劣质资源掌握着“流量密码”,这些年来,一些短视频平台明显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说到底,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把关的缺失——按道理,这些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短视频,特别是“视频农场”生产的齐刷刷的短视频产品,不难被平台发现,但不少短视频平台为了流量及背后的商业利益,往往会对此类贩卖焦虑的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虎作伥。
当然,这并非是说要一棒子打死短视频,而是提出一个值得平台和用户都来探讨的话题:在海量用户和流量为王的机制下,如何不让劣币驱逐良币,如何才能让优质资源更容易抵达用户?这原本是短视频平台最大的进步意义。 大洋